勿以“高雅面具”遮權(quán)錢買賣
閱讀:357次 更新時間:2022-06-07
沉浸古玩,差使老板“為喜好買單”,珍藏古玩700多件,破費500多萬元。近日,四川省宜賓金農(nóng)樹立投資集團有限義務(wù)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梁曉龍行賄詳情被披露。2022年2月,梁曉龍被“雙開”,其涉嫌立功問題移送檢察機關(guān)依法處置。
案件警示黨員干部,再“高雅”的喜好,一旦與貪腐綁在一同,就無法洗脫齷齪齷齪的腐敗實質(zhì)。這一點,梁曉龍是心知肚明的。在交往應(yīng)酬中,他有個習氣,總愛帶上古玩藏品,席間高談闊論、紙上談兵,吹噓藏品價值不菲。其目的很明白,就是向受賄人暗示,要對方投其所好,給其送古玩,給斂財披上文化外衣。以“雅好”為“遮羞布”,大搞權(quán)錢買賣的并不鮮見:甘肅省人大常委會農(nóng)業(yè)與鄉(xiāng)村工作委員會原副主任張令平,收受名貴書畫40余幅,價值幾萬至幾十萬元不等;新疆烏魯木齊高新區(qū)委原常委、宣傳部部長舒樸誠收受價值330余萬元的玉石原料、玉石掛件、玉石手表……讓不當交往戴上“高雅面具”,為權(quán)錢買賣披上“藝術(shù)外衣”,將齷齪行徑冠以“文藝范兒”。
所謂“雅好”,只不過是貪腐者借以斂財?shù)氖侄味选N锲吩佟案哐拧薄⑿袨樵佟拔难拧保搽y掩利益保送、行賄貪腐的實質(zhì)。一方面,相較于赤裸裸的金錢買賣,“雅賄”顯得坦率高雅且蔭蔽。披上喜好的外衣,把價值不菲的字畫、玉石、名貴花卉等作為搞好關(guān)系的媒介,不只“拿得出手”“上得臺面”,而且更為蔭蔽、更不易被察覺。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fā)科就曾坦白:“玉石、字畫比現(xiàn)金高雅、文化、蔭蔽,更能欲蓋彌彰。”另一方面,“雅賄”升值潛力不小,成為貪腐者眼中的“搖錢樹”。一些字畫、古董等價錢致使遠遠超越一套房產(chǎn)、一輛轎車,且升值潛力龐大,招致貪腐者對“雅賄”情有獨鐘。梁曉龍交代,在聽闡明代以前的五十兩大銀錠具有很高的珍藏價值和升值潛力后,“趕緊找錢,拿下并珍藏”的想法便在腦子里揮之不去。于是,便借受請托的機遇直接“布置”請托人置辦。
好船者溺,好騎者墮,君子各以所好為禍。以“雅賄”來掩藏齷齪的權(quán)錢買賣,只能是掩耳盜鈴,心為物役、利令智昏,縱然百般掩飾,難逃黨紀國法的制裁。如梁曉龍所懺悔:“對古玩的癡迷,完好是由一個‘雅趣’,最后變成了套在本人脖子上的桎梏,不知不覺這個桎梏越套越緊,本人也走向深淵、走向消亡。”黨員干部要謹防“雅好圈套”,正心明道、懷德自重,養(yǎng)成嚴謹?shù)纳顟B(tài)度,對“雅好”堅持高度警覺,把權(quán)益用在為民效勞上,把功夫下在處置大眾“急難愁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