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設計:查如倩
馮文雅
這幾年,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的“驢友”新聞,,幾乎不是失聯(lián),、遇難,就是救援,?!绑H友違規(guī)探險,救援費誰承擔”的話題,,也經(jīng)常被拿來討論,。
近日,多名驢友非法穿越“鰲太線”失聯(lián)一事再次將這個話題帶熱,。尤其是在曝出“失聯(lián)驢友獲救后減扣搜救者車費”的消息后,,輿論對驢友因自己任性妄為而消耗公共救援資源的指責更加嚴厲。不少網(wǎng)友憤怒表示,,“如此任性,,救援要高價收費,!”
每次驢友遇險背后,,除了親友的擔憂和社會的關心,,還有相關部門調(diào)動大量資源進行營救的努力。拿“鰲太穿越”來說,,由鰲山沿秦嶺山脊徒步至太白山,,一路上可能遇到失溫、失蹤,、高反,、墜崖等挑戰(zhàn),是難度很大的徒步線路,。在這樣的“危險之地”實施救援,,難度大、費用高,,救援人員需要冒極大的風險,。此外,還有一些損失無法估算,,比如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自然遺跡的破壞,。
公民遇險,相關部門當然有救助責任,,而且,,政府部門強大的救援力量,能夠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但是,,對于無視法律法規(guī)和景區(qū)警示,“明知山有險,,偏要向險行”的驢友,,如果不讓其付出必要的代價,承擔法律責任,,承擔罰款,、救援費用等成本,這對奉公守法者不公平,,也不利于遏制“任性探險”,。
生命無價,救援有價,。對任性驢友,,該給的教訓必須給。誰任性,,誰埋單,!只有讓任性者付出代價,,遵守規(guī)則才會成為理性選擇。
眼下天氣暖和了,,疫情好轉(zhuǎn)了,,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時候。廣闊天地,、任我探索,,但是無論去哪兒有一點必須謹記:莫把任性當勇敢,莫視規(guī)則如兒戲,,否則,,教訓就會找上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