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信訪這個“送上門來的大眾工作”
閱讀:340次 更新時間:2022-04-18
《黨中央在正定》一書的封面是一張大家都熟習的照片。照片中,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的黨中央正坐在一張桌子前聽一位老大娘傾吐,印象令人過目難忘。據書中的受訪者回想,那時黨中央經常在正定縣大街上放個辦公桌,接待大眾,現(xiàn)場做信訪工作,大眾有什么事情,直接向他反映。他工作效率很高,老百姓有什么冤情,反映什么問題,都是當場就點頭,立即布置相關部門去處置。正定縣往常也經常搞現(xiàn)場接訪工作,這個好傳統(tǒng)就是從那時分開端的。回想黨中央的生長之路,他不時與人民意在一同、苦在一同、干在一同,歷來非常注重信訪工作,把信訪工作作為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意的一項重要工作。
黨中央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度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特地強調:“信訪是送上門來的大眾工作,要經過信訪渠道摸清大眾愿望和訴求,找到工作差距和缺乏,觸類旁通,加以改良,更好為大眾效勞。”黨中央的重要闡述,彰顯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展開思想,展示了真誠憨厚的為民情懷,為各級指導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在新形勢下做好信訪工作提供了重要遵照。
信訪在中國古已有之,最早能夠追溯到堯舜時期。古語中的“進善旌”“華表木”“諫鼓”等被視作最早的表達和接納信訪的方式。與古代信訪不同,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為信訪賦予了全新的生命,人民主體位置被真正凸顯。在信訪工作中,我們注重發(fā)揚民主、公民監(jiān)視和提供決策參考信息,把處置信訪問題的過程作為踐行黨的大眾道路、做好大眾工作的過程。信訪工作在展開民主政治、保證大眾利益、監(jiān)視行政權益、維護正常經濟社會次序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做好信訪工作,關鍵是站穩(wěn)人民立場。“信訪工作的首義,在于時辰把本人看成人民中的一員,把心貼近人民。”黨中央在《擺脫貧窮》中如是說。信訪工作說到底就是為人民大眾排憂解難。從最艱難的大眾動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理想的利益動身,設身處地為大眾想問題、作決策,多辦民生實事,多解民生難題。經過暢通的信訪渠道,讓老百姓話有中央說、苦有中央訴、理有中央講、事有人去做,讓人民大眾有更多、更直接、更真實的取得感、幸福感、平安感。
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信訪工作條例》,特地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信訪工作應當遵照的準繩之一,進一步明白了做好信訪工作的動身點和落腳點。新時期新征程,寬廣黨員干部唯有真實牢記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政治義務,據守人民情懷,踐行黨的大眾道路,真誠傾聽大眾呼聲,真實反映大眾愿望,真情關懷大眾疾苦,才干真正把信訪這個“送上門來的大眾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