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是收息 本質是行賄
閱讀:356次 更新時間:2022-05-11
近期,紀檢監(jiān)察機關查處并通報了一批躲藏在借貸背后的索賄行賄問題,浙江、云南、湖南等地還展開了指導干部違規(guī)借貸專項整治工作,釋放出紀檢監(jiān)察機關堅決懲治借貸收息行賄等新型糜爛、隱性糜爛,嚴肅查處黨員干部以借貸收息之名行權錢買賣之實違紀違法行為的鮮明信號。
外表是收息,本質是行賄。湖南通報的8起案例中,被通報的黨員干部均應用職務上的便利、職權或位置構成的便利條件,為別人謀取利益,經過借貸收息的方式收行賄賂。有的在受賄人無資金需求的狀況下,出借資金給受賄人并收受利息;有的受賄行賄雙方事前商定以借貸收息的方式掩蓋受賄行賄的真相,等等。無論哪種狀況,借款人都是沖著公權益去的,黨員干部出借的也不是錢而是手中的權益,實質上是公權私用,打著“借貸收息”的幌子中止利益保送。但是,無論如何精心設計、如何披上“合法外衣”,都掩蓋不了權錢買賣、受賄行賄的事實。
黨員干部違規(guī)參與民間借貸,特別是給管理效勞對象放貸,輔佐借款人謀取利益并收取高額利息,涉嫌違紀違法。依據紀律處分條例第九十條有關規(guī)則,經過民間借貸等金融活動獲取大額報答,影響公正執(zhí)行公務的,情節(jié)較重的,給予正告或者嚴重正告處分;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觀察或者開除黨籍處分。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guī)則,國度工作人員應用職務上的便利,討取別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別人財物,為別人謀取利益的,是行賄罪。國度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犯國度規(guī)則,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xù)費,歸個人一切的,以行賄論處。案例中被通報的黨員干部,無一不是應用手中權益幫借款人在承攬工程項目、房產開發(fā)等事項上謀取利益,并收受高額利息,嚴重影響公正執(zhí)行公務,嚴重冒犯紀法底線。
天底下絕沒有平白無故的“投資報答”“高額益處費”。黨員干部要從案例、通報中吸取閱歷,牢記公權益姓公不姓私,絕不能以貸謀私,應用公權益違規(guī)參與借貸活動,獲取大額報答。更不能心存幸運,采取精心設計“借款合同”、以親屬名義放款等方式掩蓋違法立功事實。在強大的監(jiān)視力氣和紀法震懾下,無論借貸過程有多蔭蔽、利益保送鏈條有多復雜都必然暴露,遭到嚴肅懲罰。湖南通報中提到,邵陽市人民檢察院原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陳青云上訴以為其借貸收息816萬余元不構成立功;邵東縣委原副書記劉社卿提出月利率3%以內的利息,屬于正常的民間借貸利率,不應認定為行賄立功等,均被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這正闡明,在權錢買賣事實和紀法條文面前,那些所謂“心機”“技巧”,純屬自作聰明、掩耳盜鈴,究竟逃避不了制裁。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紀檢監(jiān)察機關對借貸收息行賄等新型糜爛、隱性糜爛要主動出擊,精準“排雷”,發(fā)現(xiàn)一同,查處一同,有效應對糜爛手段隱形變異、創(chuàng)新晉級。以零容忍態(tài)度嚴肅查處黨員干部以借貸為名大搞利益保送、變相受賄行賄等違紀違法行為,問題集中的及時展開指導干部違規(guī)借貸專項整治工作,不時深化專項管理,穩(wěn)定整治成果,做好制度修訂、案例通報、警示教育等,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時緊縮權益尋租空間,筑牢權益標準廉潔運轉防線。